取保候审 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在犯罪者被依法处理的同时,取保候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么,什么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程序是怎样的?本文将为您一一解析。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决定对其逮捕前,与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协商一致并提供担保,在取保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地点,接受案件侦查和裁判的监管措施。一般来说,取保候审是相对于拘留和逮捕而言的,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但不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怎样申请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要申请取保候审,必须先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担保人,担保人是指有经济能力并愿意出具书面担保书,保证被申请人不会潜逃,不会偷逃财产,如被申请人潜逃、偷逃财产,就由担保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申请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基本情况、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担保人的个人基本情况、担保人和被申请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担保的方式等。
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刑事立案侦查阶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接受案件侦查时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有哪些限制?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申请人要接受案件侦查与裁判监管措施,不得逃匿或改变住所,并须遵守有关的限制措施。被申请人要求出境,必须事先向有关方面申请批准,担保人需对有关行为进行担保。
可以如何担保?
担保是取保候审的重要步骤。担保方式一般有保证金、抵押财产、第三方担保、保证人身份的城市居民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担保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担保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取保候审过程。
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规定,取保候审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在这段时间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在指定地点居住,但必须接受法律监管。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已满,但案件侦查还未完毕,或者法院还没有对案件进行裁决,可以申请延长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失败后怎么办?
如果取保候审被拒绝,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被申请人违反相关规定,导致取保候审失败的,被申请人可能会被依法拘留或逮捕。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结果令人失望,但被申请人也有权向依法处理他们案件的有关单位,提出异议或投诉。
司法机关可以拒绝取保候审的申请吗?
在面临涉嫌犯罪或被刑事拘留的情况下,同样有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司法机关有合法拒绝和批准取保候审申请的权利,具体取决于该案件的性质、涉及的罪名和案情的严重程度等方面。
结论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是一种针对刑事案件的限制性强制措施,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会逃脱法律追究。申请取保候审必须遵守相关程序和规定。担保人和被申请人必须遵守取保候审的限制措施,否则将会被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