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仲裁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
仲裁是指通过仲裁员对涉案双方争议的调解,以达成双方均认可的调解方案,仲裁裁决具有同等效力于人民法院的法律效力。但是,当仲裁裁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时,受到调解的一方可以对仲裁裁决提出驳回仲裁的申请。下面将介绍仲裁驳回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
原则一:仲裁合法性
仲裁的合法性是提出驳回仲裁申请的前提。被申请驳回的仲裁申请,必须是基于某种形式的合法仲裁协议,并且仲裁员必须是在仲裁协议项下而发出的,否则申请是不合法的。若被申请人认为仲裁不符合仲裁协议的规定,可以提出驳回仲裁的申请。
原则二:仲裁程序合法性
仲裁程序合法性是仲裁裁决的基本要求。如果在仲裁程序中违反了法律程序规定,如权利义务未经履行,证据不完整,程序不公正等原因,被申请人可以申请驳回仲裁。
原则三:仲裁裁决内容的合法性
仲裁的裁决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如果裁决内容严重违背实际情况或法律规定,被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驳回仲裁的申请。
适用法律一:中国仲裁法
中国仲裁法规定,被申请人可以申请驳回仲裁,如果仲裁程序违反法律规定,仲裁裁决过程中存在违法事实的情况,或仲裁裁决内容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这些都是可以使案件获得驳回仲裁的理由。
适用法律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在满足中国仲裁法规定的基础上,被申请人还可以以证据不足、违反程序规定或违反公共政策为依据驳回仲裁。
适用法律三:民事诉讼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在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申报程序中,被申请人可以以“无合法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无效、仲裁裁决违反法定程序或超越仲裁协议约定范围”等理由请求驳回仲裁。
适用法律四:程序合法性原则
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必须遵循程序合法性原则。如果仲裁员在仲裁程序中不遵守程序合法性原则,裁决是无效的并应被驳回仲裁。
适用法律五:裁决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
仲裁裁决过程中,如果裁决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的情况发生,这也是被申请人提出驳回仲裁的法律依据。
适用法律六:法律程序法规定违规
如果仲裁程序违反法律程序规定,例如,当庭举证应该被允许但是未允许,或当事人未召开仲裁庭作出裁决等情况,被申请人可以驳回仲裁。
观点:驳回仲裁是维护法律正义的一种形式,也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司法仲裁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司法仲裁人员也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和正当程序,以保证仲裁裁决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