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中,你需要知道的8个要点
被刑事拘留之后,取保候审是被羁押人员最常选择的一种方式。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能保障被羁押人员的自由和权益,同时也不会耽误案件的审理进程。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取保候审的要点,让您对该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
1.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拘留的人,经过同意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被依法暂时解除羁押,但仍须遵守有关限制和约束,配合调查和审判工作,受到法律的监督。
2. 取保候审的条件
想要进行取保候审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系适用取保候审制度的犯罪嫌疑人。
(2)有固定的工作、住所或者有担保人。
(3)取保金或者担保书能够有效保证其按时到庭应讯。
3. 担保人的要求
作为担保人,肩负着应当配合法院进行管理被担保人的工作,住所等资料,保证被担保人能够如实接受法院调查,出庭应讯。因此,担保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年满18周岁、有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拥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来源。
(2)没有隐瞒或者欺骗的行为记录。
(3)不要在取保期限内脱离法院所在的管辖区。
4. 取保金的数额
取保金的数额应根据犯罪嫌疑人身份、家庭财产状况、教育程度、工作收入、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拟取保时间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但应当在5000元以下。
5. 被捕后,何时可以取保候审
被捕后可以进行取保候审,但在刑事拘留72小时之内必须由公安机关出具拘留决定书。如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拘留决定书,则视为非法拘禁,被羁押人有权立即申请取保候审。
6.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益
取保候审期间,被羁押人员的身体自由受到保障。他们有权自主劳动、接受学习、与家庭会见、自主处理一些个人事务、请假或者去看病等,但需要事先向法院申请。
7. 不履行取保候审的后果
被取保的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按照指定的时间到场,或者私自出走的,担保人将面临罚款,被羁押人员可能会被继续羁押。
8. 如果取保候审失败怎么办?
由于各种原因,取保候审申请可能会被驳回。驳回后,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再次申请,在申请再次取保候审的时候,需要提供更为充分的担保物。
观点: 没有泄露AI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