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合同备案?
劳动合同备案是指用人单位在所在地的劳动保障局备案其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的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此外,在2021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修订)》中还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书面劳动合同备案,备案机关应当建立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
为什么要劳动合同备案?
1.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备案是一种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手段,通过备案可以确保劳动者获得应得的工资、社保等福利待遇,确保双方执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2.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备案时,需要提交相关资料,同时也需要遵守合同约定,不得擅自变更、解除合同,从而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
3.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在劳动合同备案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任何违法行为,例如拖欠工资等,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及时介入协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备案的流程是什么?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备案手续。
2.用人单位携带必备材料(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劳动合同复印件等)前往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3.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提交的备案资料,如果符合规定就会予以备案,并出具备案证明。
4.劳动保障部门在备案后,将备案信息上传至劳动保障部门的备案信息系统。
5.备案信息可以提供给相关机构和公众查询。
劳动合同备案需要哪些材料?
1. 用人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 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 劳动合同复印件;
4. 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5. 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社保等福利待遇实际落实的证明材料等。
劳动合同备案的注意事项
1.备案时间:用人单位必须在合同生效的15天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备案申请。
2.备案地点:用人单位应当到设区的市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申请。
3.内容真实:用人单位备案时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不得进行虚假备案。
4.备案证明:备案完成后,劳动保障部门会出具一份劳动合同备案证明,作为劳动合同生效的重要证明文件。
5.备案更新:如果劳动合同中的内容发生变化,用人单位需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备案手续。
6.备案查询:劳动合同备案信息可以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的备案信息系统查询。
若未办理劳动合同备案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备案。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备案,将会面临以下后果:
1.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整改,按照规定备案,如果不整改,可以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2.如果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无法证明已经备案,劳动仲裁机构、人民法院将无法受理劳动者提起的相关诉讼。
3.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补缴社保、工资等的要求,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违约金等责任。
4.用人单位的信用评价降低,甚至可能影响其企业信誉,导致企业声誉受损。
如何查询劳动合同备案信息?
1.在所在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官网查询备案信息,一般备案信息会向社会公开。
2.通过劳动者的社保账户查询所在企业的备案信息。
3.通过互联网劳动仲裁平台查询备案信息。
结语
劳动合同备案是重要的法定手续,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防止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发生的有效途径。用人单位应当认真履行备案义务,避免因未办理备案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观点:劳动合同备案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用人单位合法合规运营的必备步骤,希望所有用人单位都能够落实备案措施,遵守法律法规,为工人阶级的利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