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违约金仲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愈加严峻,大学毕业生签订的违约金条款亦日渐频繁。但是在返校后大学生却发现,学校无法落实相关的奖惩措施,激化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高校违约金仲裁的相关问题。
合同不履行构成违约
违约一般是合同被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不能履行或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所造成的。因此,合同是否被当事人履行是判断是否违约的基本依据。
直接起诉与仲裁的区别
追究违约责任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直接起诉法院;二是通过仲裁解决。如果选择仲裁,可以让当事方通过协商解决,因此仲裁程序相对简单,费用也较低,同时,执行力度也较大,尤其是对于被告方拒不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但是,如果你打算选择就直接走向法律程序,那么需要准备好数量充足的证据,否则将无法维护个人权益。
高校违约金的有效性
高校违约金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签订的协议,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具有相当的合法性。但是学校在处罚学生时,也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违约金数额不合理或惩罚方式过于苛刻,都有可能被认为是违法的。
如何计算违约金
在签订违约金条款时,需要确立明确的数额、计算标准等内容。如果双方未能就奖惩措施达成一致,那么将由仲裁机构通过分析学生与学校双方的财产状况等因素,来确定违约金数额的大小。
如何办理仲裁
仲裁程序包括仲裁受理、组成仲裁庭、开庭、仲裁裁决四个环节。如果学生或学校一方提出了仲裁请求,仲裁机构将会受理相关申请,并组成合适的仲裁庭开始仲裁程序。在开庭过程中,当事方均有权陈述自己的意见并获得对方的回应。最终,仲裁机构将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的执行
对于仲裁裁决的执行,利用司法程序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无论是发起民事诉讼还是申请强制执行,都需要提前收集好充分的证据材料。
维权诉讼的难点
如果涉及到的违约金数额较大,以及学校的对于协商达成一致的态度存在争议时,学生维权诉讼的难度将会比较大。基于这种情况,学生可以尝试寻找到一些第三方机构进行协助,例如法律咨询、律师调解等。
结语
高校违约金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仲裁解决。如果学生需要维权诉讼,需要准备充足证据,并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维权。不论是通过仲裁过程还是通过司法程序,都需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