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取保候审的
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中包括取保候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被告人都适用于取保候审。那么,哪些情况下被告人不能取保候审呢?本文章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案情严重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涉及到被害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犯罪事实严重,涉及的罪名或处罚幅度较大,那么被告人就不能取保候审。例如,涉及到特大贩毒案件以及恐怖袭击等案件,或者是涉及到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较为严重的刑事犯罪,都不能取保候审。
二、前科累累
被告人如果有前科或犯罪记录,那么在审查取保候审时,就会较为严格。因为前科记录表明了被告人存在一定的违法犯罪倾向,如果被取保候审,有可能再次犯罪。因此,有前科或犯罪记录的被告人可能会被拒绝取保候审。
三、逃避法律责任
涉嫌刑事犯罪的被告人如果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嫌疑,那么也不适用于取保候审。例如,在犯罪事实发生后,被告人逃跑,或者在案件审查过程中有潜逃嫌疑,都不适用于取保候审。
四、处理方法不得当
如果被告人的取保方式存在不妥之处,例如取保人为不合法的代为担保人或担保人不足以担保等原因,就不适用于取保候审。另外,如果取保文件有虚假、误导或者不完整的情况,也会导致取保失败。
五、自首不及时
对于涉嫌刑事犯罪的被告人,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但必须符合自首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在案发后第一个工作日内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果自首不及时,那么之后的取保也就不能保证。
六、罪行确凿
如果被告人所犯罪行已经被受害人或证人确认,并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罪行,那么这种情况下被告人一般不适用取保候审。另外,如果被告人的供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数据无法佐证,那么也会导致取保失败。
七、社会危害性大
如果被告人所犯罪行危害性较大,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那么被告人一般是不能取保候审。例如,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显然是较大的。
八、案情复杂
若案情十分复杂,涉及的案情与相关证据要求深挖细查,或者需要多方配合调查,那么此种情况下受到取保候审的影响也会较大。此时,案件的调查取证需要时间较久,所以一般不适用于取保候审。
观点:被告人的取保候审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与案件本身和被告人的个人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如果被告人罪行较轻且犯罪事实不是很严重,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嫌疑,没有前科或犯罪记录,担保人事前调查妥当,就可以适用于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