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不能取保候审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阶段因调查需要被限制出境、住所和活动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一般适用于轻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本人有固定住所、工作、生活稳定等条件时可以申请。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潜逃、积极毁灭证据以及刑事记录等情况,将不能取保候审。
什么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
当犯罪嫌疑人存在潜逃、毁灭证据、构成再罪等风险时,法院将有权不同意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且在如下三种情形下,逮捕不能取保候审: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主义、贩毒、贪污贿赂等重大犯罪的嫌疑人,或者逍遥法外的罪犯。
因犯罪被执行逮捕时被发现同时涉嫌故意杀人、伤害等罪行。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或者发现有准备实施流氓活动、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逮捕不能取保候审的后果
一旦法院认定犯罪嫌疑人是逮捕不能取保候审,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将被收押进看守所,无法获得取保候审。如果长期拘留期满后,案件还没有完全审理完毕,犯罪嫌疑人需要继续被羁押。并且,如果法院判决嫌疑人有罪,将直接面临刑期的判决和服刑的惩罚。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在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的第3日之内,可以委托律师替自己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取保候审申请书包括本人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与证据说明等。同时,需要有2名以上的担保人作为保证。最后,需要提交担保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房产证、工资单、社保证明等有关证明材料。
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在被拘留或逮捕之后,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因此,可以委托律师帮忙对案件进行调查。律师可以给出自己的法律意见,帮助嫌疑人分析案件证据。此外,律师还可以替嫌疑人向法院提交申请,要求保障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其它基本权益。
最高法院针对担保人问题的解决方案
担保人作为取保候审中的一项重要条件,但有些案件中,很难找到符合法律要求的担保人。对于这种情况,最高法院的方案是,使用“司法保证金”来代替担保人。即,犯罪嫌疑人可以交纳一定数额的钱作为保证金,由法院保管,保证人出现在法庭上接受判决时有利于嫌疑人取回这笔钱。
总结
逮捕不能取保候审,意味着拘留或者羁押。在该情况下,委托律师为自己的辩护,并保障自己的权益,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当然,最好的选择还是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自身涉嫌犯罪。因为在面对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时,想要摆脱也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