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离婚过程中涉及到共同财产分配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起诉离婚共同财产成为了不少夫妇解决争议的必要手段。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起诉离婚共同财产的注意事项以及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判决效力

在离婚共同财产的纠纷裁决书被签字盖章后,一方可以提起诉讼。但是在诉讼期间,如果另外一方拟定、变更了遗嘱,将可能影响执行裁决书的效力。因此,在通过诉讼赢得离婚共同财产的裁决后,应先去公证处进行公正。

起诉时间

按照法律规定,在夫妻一方起诉离婚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为 2 年。超过期限,起诉一方将不能索取共同财产。因此,战略性地选择合适的起诉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离婚协议

如果双方在离婚前已经达成了共同财产分配协议,应该在离婚协议中详细列明各种财产和财产权归属。这样一来,就能避免离婚后因财产争议而产生的诉讼成本和时间。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财产公证

如果双方认为共同财产分割是公正的,特别是对夫妻自行分割财产的协议不确定的部分可以去公证处办理财产公证。因为这样一来,公证人会对公证书的收集、整理、盖章、交付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管。这是一种较为权威和有效的手段。

财产分割原则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离婚时应进行共同财产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如果财产分配不合理,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制定财产分配协议。

共同债务

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是双方共同财产的一部分,也是离婚财产分割中的必要考虑因素之一。在离婚时,应当将共同债务纳入共同财产分割的范畴。如果对共同债务存在争议,一方可以起诉,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调解。

未登记财产

在离婚共同财产中,双方应当合法分割所有已登记财产。但是,对于未登记的财产,由于双方都不具有明确的所有权证明,分割难度较大。因此,如果涉及到未登记财产的分割,应当保留足够的证据,例如单据、存折等,将财产来源进行清晰记录。

司法裁定

如果双方在离婚共同财产分配的过程中达不成一致,可以选择向法院进行诉讼,由司法机关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裁定。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积极准备好各种证据,以增加自己的胜算。

观点

综上所述,起诉离婚共同财产是解决夫妻离婚过程中财产分配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进行该项业务过程中,要合法合规,遵循诉讼的规定和程序,以避免由于自身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额外代价。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起诉离婚共同财产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