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取保候审可以自动解除

取保候审可以自动解除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案件涉及到了取保候审。那么,取保候审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被取保候审了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对刑事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后,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现场将其交由保证人监管,在规定期限内不移交法院审判,待案情查清后再依法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些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并由保证人进行监管。

如何解除取保候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取保候审到期并不能自动解除。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提供相关的证人证言、辩护意见、鉴定结论、调查取证材料等证据,经过法院裁定后进行处理才能解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取保候审可以自动解除,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

1. 不起诉

在取保候审期限内,检察机关调查完毕后认为不需要起诉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2. 撤诉

取保候审可以自动解除

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即使起诉了也可以撤诉。在撤诉的情况下,也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3. 审判完毕

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如果案件已经审判完毕并且被告人不需要刑事处罚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4. 保证人死亡或变更

在取保候审期限内,如果保证人死亡或者变更了,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5.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当然,按照规定,累计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没有提供证据,而且12个月的期限也已到,那么也可以自动解除取保候审。

如何应对取保候审?

对于被取保候审的人来说,首先要保持冷静。其次,要配合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调查,主动提供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期间,被保释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并且不得接触证人、受害人及其家属,不得扰乱社会秩序。同时,保证人在保证期间要对被保释人进行监管,不得让其逃避法律的制裁。

结语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期间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有关机关的调查,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当然,在出现相关情况时,也要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才能保证程序的正常进行。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取保候审可以自动解除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