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一种保释方式,常被用于对于认罪认罚、属于轻罪或者长期担任某个职务并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家庭关系等因素的被告人。但是,很多人对于能取保候审最多判多久还存在疑问,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
1.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案件初次审理阶段因无需拘留或者拘留期限已达到规定时限,对于先前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要求由监察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主持办理的,在被控告人签订保证书并交纳相应保证金或者经担保后,由有关机关负责监督和控制其不逃回受审。
2.能取保候审最多判多久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判决时间最短为三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而对于刑事案件属于犯罪行为较轻的,最长可延长至两年。
3.什么情况下不能被取保候审
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不能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情形:强奸、猥亵儿童、绑架勒索、抢劫、贩卖毒品和危害国家安全等罪案件无法取保候审;此外,已有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发生了犯罪或者重大违法行为也一样无法取保候审。
4.取保候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被告人必须出具书面保证書;其次,被告人必须有特定的担保人提供担保;最后,被告人必须依法采取一定的保释金,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被控人需要居住变动、暂时离开居住地等情形时,要及时向控告机关通报居住或者活动变更地点和期限。
5.取保候审风险有哪些
首先,被控人具有一定的留逃风险和应负责任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刑事案件调查披露后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社会声讨并导致较大的舆论压力;如果被控罪名成立并被判刑,被告人会面临在人群中的污名化和社会排斥。
6.如果被控犯罪怎么办
一旦被控有犯罪行为,应积极配合办案机关的调查和取证工作。如果实在感到无法承受涉案的压力,可以考虑口头申请撤诉。
7.取保候审流程
取保候审的流程基本上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案件审查;其次,申请取保;第三,担保申请;第四,缴纳保证金,签署保证书以及接受监管。
8.取保候审的适用程序
取保候审程序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检察机关对于涉嫌较轻罪行的被告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并批准;第二种是由事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被告人取保候审。
9.取保候审的主要意义
取保候审将有助于缓解司法资源短缺的问题,并提高办案效率;同时,它也可降低对于被告人的压力,提高被告人配合调查的积极性,减少其可能出现的抗拒行为。最后,对于属于轻罪行为或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被告人,取保候审可以给予其更多的机会和优待措施。
10.结论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那些涉嫌轻罪或者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关系等因素的被告人提供了一种便利的保释方式。虽然其取保时间有所限制,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刑事措施而言,其优点还是比较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