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仲裁是指当事人通过约定或者同意,将由仲裁机构根据仲裁协议作出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然而,有的仲裁听证会虽然已经进行了,结果却迟迟不下来。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仲裁迟迟不出结果怎么办
如果仲裁结果迟迟不下来,首先当事人应当咨询仲裁机关,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如果被告方违反了仲裁时限规定,申请人可以在仲裁机构规定的时限内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仲裁庭作出裁决。
如何催促仲裁机构出结果
如果仲裁机构一直没有说出结果,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加快审理,并提交书面证据证明事实的真实性。
申请仲裁结果认定程序
当一方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后,仲裁机构应当在5日内收到申请并组织仲裁庭受理,并通知对方当事人。在仲裁庭受理申请的同时,审核案件材料和证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双方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和提供协助。
了解仲裁机构规则
作为当事人,有必要了解仲裁机构的规则和流程,例如仲裁时限、仲裁庭组成、证据的接受和审查等。只有了解这些规则,才能知道仲裁机构的职权边界,同时也便于当事人合法维权。
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
在仲裁过程中,证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仲裁结果。因此,当事人需要选择合适的证据,同时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
可以提出对仲裁庭成员的反对申请
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成员存在不当行为或者中立性受到影响,可以申请仲裁庭成员的回避或者更换,但必须遵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
尽量达成和解
如果案件可以通过和解解决,则当事人可以提出和解的申请。和解书应当经过双方签字或盖章,方可生效。
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
如果仲裁结果出来了,但被告方拒不履行仲裁裁决,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观点
维护仲裁机构的公正、公平原则是保障当事人权益的重要途径。当在仲裁过程中出现违规情况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同时,双方当事人应当积极合作,以加快和提高仲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