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出走范围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即对于某些轻罪犯或一般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因为案情比较轻微,不需要羁押在看守所或拘留所中,可以通过取保候审的方式,在案件审理期间保证被告人不逃脱立案侦查、审判或判决监禁的强制措施。那么,对于取保候审的被告人,有哪些出走范围的硬性规定呢?
一、出境禁令
任何被取保候审的被告人不得出境或在主管机关的许可下才可出境。如若出现不履行法院责令接受调查或者不履行法院相关裁判的情况将面临处罚,如拘留、收监停止取保候审等。
二、必须住在指定场所
被告人如果取保候审,必须住在指定的居住场所。在居住期间,必须确保主管机关和检察机关便于随时加强对其的监视与管理。
三、定期签到制度
被告人除了必须住在指定场所以外,还要严格按照指定时间、地点和程序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到,并将相关登记表格提交给主管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个制度要求的是被告人在接受司法监管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同时帮助有关部门逐步了解被告人的行踪和相关情况。
四、不得参与集会、聚众、上访等活动
在执行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不得参与任何干扰公共秩序的集会、聚众或上访活动。同时,也不得参与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如酗酒、打赌等。
五、不得更改工作单位或工作范围
被告人同样不得在取保候审期间内更改工作单位或工作范围。一旦出现更改情况,就需要主管机关重新安排和指导。
六、不得接触受害人或证人
在妥善保护受害人、证人以及保证案件审理公正的前提下,被告人不得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受害人或证人。这个规定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七、不准换取重要证件
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还不允许换取重要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这个规定是为了防范涉案人员在案件审理期间随意逃脱或者证过自己的身份,以此来达到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
八、作出书面夙愿
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需要在相关机关作出口头或书面承诺,承诺自己将履行以下的义务。一旦违反承诺,被告人将面临着被拘留、收监或是撤销取保候审的情况。
结语:取保候审是司法制度中的一种案件审理措施,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能逃险逃避法律制裁。出走范围的硬性规定,则是制度的保障措施,旨在确保取保候审下的被告人不会逃跑或干扰案件的审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