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的定义
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争议方法。在仲裁中,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人士–仲裁员,就争议事项作出决定,这个决定我们称之为仲裁裁决。
为什么会出现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况
有时候,一方当事人可能会认为仲裁裁决不公平或者有错误的,因此想要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撤销仲裁裁决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才予以撤销:
(一)当事人在仲裁协议订立时无民事行为能力;
(二)仲裁协议无效的;
(三)仲裁庭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仲裁裁决超出仲裁协议的范围的;
(五)仲裁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
(六)仲裁裁决含有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的;
(七)应当认定为仲裁裁决无效的其他情形。
了解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
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应向原仲裁机构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缴纳一定的案件受理费和保全金。
案例分析:如何判断是否撤销仲裁裁决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所规定的情形,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申请撤销仲裁裁决都会获得审理通过。
如一个劳动纠纷仲裁案,A公司因为员工B违反了职业操守,因此解除了与B的劳动合同,并给了B一定的违约金。B认为自己没有违反职业操守,并拒绝接受解除劳动合同和违约金的处理结果。A公司便向劳动仲裁委员会发起仲裁,并得到了仲裁裁决:解除劳动关系和支付B一定的违约金。但这时B认为仲裁结果不公,并在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裁决。法院审理后判定这个仲裁裁决没有超出协议范围并且也没有其他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故不予撤销仲裁裁决。
与律师沟通讨论
如果您在涉及到仲裁裁决的案件中出现了申请撤销的情况,并且自己不确定真的是否需要进行撤销仲裁裁决,可以选择向专业律师咨询、进行法律分析和讨论。
结语
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适用条件非常严格,只有在满足其所有严格条件的前提下,法院才有可能予以撤销。因此,在涉及到仲裁裁决的情况下,当事人应该仔细地评估自己的诉求和法律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
不得轻易申请撤销仲裁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