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权纠纷仲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医疗服务领域中,健康权常常受到侵害,而健康权纠纷也屡见不鲜。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维护医疗安全?针对健康权纠纷,采用仲裁方式处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健康权纠纷的概念、原则、程序等方面,探讨健康权纠纷仲裁的实践与应用。
健康权纠纷的概念
健康权纠纷是指因受到医疗服务而产生的争议或纠纷。医疗服务涉及的领域广泛,例如医疗诊断、治疗方案、医疗费用、医疗损害等。由于医疗服务本身的复杂性,加上受医学科技的影响,医疗服务中的健康权纠纷也逐渐增多。
健康权纠纷的原则
(1)程序公正。在健康权纠纷的处理中,程序公正是十分重要的。仲裁机构在处理纠纷时,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程序,公正审理案件。
(2)事实准确。在案件审理中,应该尽可能地掌握案件的详细信息,充分了解案件的事实,以确保做出的判决结果正确。
(3)权利平等。不管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双方在健康权纠纷中应该享有平等权利,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健康权纠纷仲裁的程序
健康权纠纷仲裁程序包括:申请、受理、立案、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审理、仲裁裁决和执行七个阶段。
(1)申请:申请人应当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等。
(2)受理:仲裁机构应当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立案:仲裁机构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自行制作立案登记表。
(4)组成仲裁庭:仲裁机构应当按照仲裁规则,在规定期限内组成仲裁庭。
(5)仲裁庭审理:仲裁庭进行庭前调解时,可以根据情况邀请专家进行评估。
(6)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应当在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裁决书。
(7)执行:裁决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应当依照裁决履行或者提起执行。
健康权纠纷仲裁的实践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医疗事故的解决办法有行政协商与仲裁两种方式。与行政协商相比,仲裁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实际运作中,不少仲裁机构在健康权纠纷的处理中,运用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健康权纠纷仲裁的应用
虽然健康权纠纷仲裁应用效果显著,但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仲裁员和专家评估的质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仲裁员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加强仲裁规则的完善,以及建立专家评估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健康权纠纷仲裁的应用。
观点:健康权纠纷仲裁是保障健康权的有效手段,但推广应用中需要注意如何加强仲裁员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进一步完善仲裁规则,以及建立专家评估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