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期间 取保候审
在国内,取保候审是指在正式审判之前,被确定有逃跑风险或者阻碍诉讼活动而需要限制人身自由的被告人向法院提供担保或者办理取保手续,获得取保候审出狱,在约定时间主动到案接受审判。在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后如果被告不服,可以提起上诉,这时一些被告人可能需要进行取保候审,以避免被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二审期间取保候审需要注意什么。
一、二审判决前,如何取保候审?
在进行取保候审前,被告人首先需要确定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被告人需要提供担保或者办理取保手续,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到案;可供担保的财产应当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上限;被告人在刑事案件中没有犯罪前科,不属于暴力、恐怖、贪污贿赂等严重犯罪。
二、取保候审需要哪些材料?
被告人在二审期间取保候审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可供担保的财产证明、取保候审申请书、保证人身份证明以及担保书等。
三、取保候审保证人应注意哪些?
作为保证人,在为被告人提供担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实标明自己的身份信息并承诺放弃取保担保,资金来源合法,并财产正常交易,提供担保的财产应当不受第三方的任何抵押、查封、冻结等限制,确保被告人的到案接受审判。
四、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会被拒绝?
在二审期间,如果被告人的逃跑风险较大或者可能会阻止诉讼活动的进行,取保候审会被法院拒绝。例如被告人逃犯前科累累,或者逃亡历史丰富,当然,如果被告人没有提供担保,也会被拒绝。
五、取保候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不得离开指定居住地或者事先经批准的地区。不得变换住址、临时登记住所,担保人应当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出入指定居住地或者事先经批准的地区应当报请保证人同意,并由监护人陪同出入。
六、被拘留期间如何撤销取保候审?
如果在取保候审过程中被拘留,被告人可以通过接受二审后判决、撤回上诉、或撤销取保担保书等方式来撤销取保候审。
七、取保候审期间法院会进行哪些活动?
在取保候审期间,法院会进行一系列活动,包括对被告人及其保证人所提供的保证人财产证明进行核实,监督被告人按期到案接受审判,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及时通知被告人及保证人的义务。
八、观点
取保候审是法律保护和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初步判定违法、涉嫌犯罪的被告人提供了一种人身自由得到关注的方式。但是在进行取保候审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证被告人的到案接受审判,避免相应的风险和影响,同时,保证担保人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