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取保候审?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取保候审是指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的人在等待审判期间,通过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者接受监管等方式保证不逃跑、不犯罪的一种强制措施。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名怎么来的?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名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罚”,此罪有时会被称为“庞氏骗局”。
谁有资格申请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取保候审?
在诉讼期间,被控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缴纳保证金或者接受监管可以取保候审,需满足以下条件:
1.被控犯罪的人;
2.取保后不会逃脱法律制裁;
3.取保后不会对证据、证人等产生威胁,保证案件侦查或审理的顺利进行。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如何计算?
根据具体的案情,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会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意见》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标准为被控罪名数额的30%~50%。而对于涉及巨额金额的案件,则可能会更高。
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
被取保候审人应该遵守的条件包括:
1.不得离开现居住地,不得离开监管区域;
2.不得前往特定的场所、地点,如机场、火车站等;
3.遵守法律法规、保持良好行为,不得再次犯罪。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做哪些事情?
取保候审期间,被控罪名的人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或生活,但需符合以下规定:
1.工作单位和居住地不得变动,如果需要变动,必须经过有关法院和控告人同意;
2.不得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
3.需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接受监管。
取保候审违反条件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违反上述条件,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1.保证金被没收;
2.监视居住期限被延长或取消;
3.收监审查;
4.判为逃犯。
如何避免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避免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高额回报承诺;
2.认真审查投资人的资历、身份、记录和信誉等方面;
3.遵循投资法律法规,避免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结论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也非常恶劣。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面临此类问题,请及时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员,以获得合法有效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