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司法解决,二是仲裁解决。在中国,由于司法程序的相对繁琐和缓慢,很多人会选择仲裁解决劳动争议。本文将会介绍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包括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纠纷的非诉讼程序。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如果企业(或员工)与企业之间(或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可以在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在这种非诉讼程序中,仲裁员将会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并可以要求一方执行。
劳动争议仲裁的流程
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提交申请书
当企业或员工发生劳动纠纷后,需要先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书。在这个申请书里需要写明发生劳动纠纷的原因以及自己的要求。
2. 受理申请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会进行受理。如果发现申请书不完整或者不正确,会通知申请人进行补正或修改。
3. 调解
在申请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安排调解。这个调解可以由一个人或者多个人进行,如果调解成功,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并签署协议书。
4. 仲裁庭审
如果在调解中未能达成协议,仲裁委员会会调集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进行庭审。在这个庭审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可以进行陈述,并提供证据。
5. 裁决
在庭审结束后,仲裁庭需要对案件进行研究,并作出裁决。这个裁决书需要由仲裁庭的主席签字后生效。
劳动争议仲裁的注意事项
1. 申请书需要写的明确、简洁明了,不能出现模糊或含糊的用语。
2. 在调解中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被对方说服了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
3. 庭审时要将证据搜集完整,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证据和证明。
4. 在庭审中,要严格遵守仲裁庭的规则,不能出现不恰当言行。
总结
劳动争议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非诉讼程序。它的流程是由提交申请、受理申请、调解、仲裁庭审以及裁决这几个步骤组成。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需要注意申请书的写法以及在调解和庭审中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遇到劳动争议,可以选择提交仲裁申请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