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中,指的是在保证被告人在指定时间内出庭应诉的情况下,将其暂时释放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属于刑事诉讼中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定罪量刑,以及保障被告人的人身权利。
取保候审党籍是否保留?
据有关规定,取保候审并不会影响被告人的党籍,而是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党纪国法,那么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党纪国法的规定处理涉案党员。如果仅仅涉及刑事案件,那么取保候审不会影响被告人的党籍。
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限制?
被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必须积极配合调查机关的工作,并遵守如下限制:
不得离开案发地,通常是指不能离开户籍所在地或者指定居住地;
不得变更住所或经常活动场所,即不能随意更换住址或者经常活动的范围;
不得接触某些人,这些人指的是调查机关认为可能会对案件有帮助或者危害的人;
不得搞私人募捐等活动,不能参与宗教团体或参加各种游行示威活动等;
其他必要的限制要求。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需要缴纳押金?
在取保候审的时候,通常是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的,以保证被告人回到法庭应讯。另外,根据需要,可能还需要由担保人在合适的时候提供财产担保,具体情况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取保候审是否会影响被告人的出国和入境?
在被取保候审期间,如果需要出国或者入境,那么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申请相关机构的许可,具体需要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提交申请。若公安机关同意,可以出具证明,最终还需对外交通运输工具所在的口岸检查和边检机关批准。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就原案件继续工作吗?
如果被告人是公职人员,那么在取保候审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被告人应该被暂停工作,直至处理结束。如果被告人是民间人士,可以继续工作,但是需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范围和条件。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用手机吗?
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使用手机,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不得使用与案件相关的聊天软件或互联网应用,不得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触犯法律;
不得利用聊天软件、微信等方式,联系与案件有关的人员;
不得将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交给他人使用,也不得帮助他人使用;
遵守其他必要的规定。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外出工作吗?
如果被告人在案件办理期间还需要工作,可以到公安局申请临时外出,但需要告知公安局临时外出的时间、地点和具体事由,且不得离开指定地点和时间。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保护被告人的人身安全和自由?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人需要取保候审,那么调查机关和法院应该保障被告人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具体做法包括:
保障被告人住所不受其他人侵扰和窥视;
保障被告人的日常饮食和其他生活需求;
保障被告人的身体健康和治疗需求;
定期探望,询问被告人的身体状况及其他生活问题,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观点
总之,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保证案件正常审理和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一种方式。不管是被告人还是调查机关和法院,都应该切实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取保候审期间,更应该保证被告人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积极配合调查机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