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实离婚
事实离婚是指并未经过法院判决或协议离婚,双方已经在实际生活中分居并有离婚意愿,即虽然仍未办理离婚手续,婚姻已经解体。
事实离婚的认定条件
事实离婚的认定条件包括:夫妻双方的离婚意愿、分居生活并具有相当长的时间、互不干扰、客观存在的婚姻破裂现象等。
夫妻双方的离婚意愿
夫妻双方对于离婚的意愿必须是真实、明确、自愿的,并且离婚之意已经达成一致。
分居生活并具有相当长的时间
夫妻双方需真实分居,并且分居的时间相当长,如夫妻双方已分居一年以上,或婚姻破裂超过一年且无诉讼争执则符合认定条件。
互不干扰
夫妻双方要客观地展示出互不干扰的情况,证明彼此之间非常淡漠,不再具备夫妻关系应有的亲情、友情,不存在夫妻关系的实质多样性,包括性关系、财产关系等。
客观存在的婚姻破裂现象
事实离婚认定还需证明客观存在的婚姻破裂现象,比如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大家间互不信任,不再有爱情和尊重,并可能发生了严重的争吵或家庭暴力等问题。
离婚协议的约定对认定的影响
如果双方已经签订了离婚协议,但未办理司法手续,离婚协议具有参考价值,但不等同于事实离婚的认定。
事实离婚的法律效力
事实离婚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只是双方自愿不再维护婚姻关系,但对于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仍需向法院申请解决。
离婚后重新结婚的影响
如果事实离婚被认定后,双方重新结婚,则之前认定的亲属关系与家庭财产分割等问题均会被重新评估,需要重新办理相关手续。
事实离婚符合的情形
事实离婚适用于已经破裂但双方互不追求离婚的情形,能够更好地体现夫妻自主择业的权利和平等自主的婚姻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事实离婚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被认定,它只是双方自愿不再维护婚姻关系的表现,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对于一些夫妻而言,事实离婚是解决矛盾问题的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