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接受刑事侦查和裁判,但必须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要求。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取保候审呢?
1. 未达到逮捕标准,但是可能存在潜逃嫌疑
当犯罪嫌疑人被依法传唤到案件侦查机关协助调查时,如果嫌疑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潜逃的风险,但是未达到逮捕的标准,就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2. 已达到逮捕标准,但是不宜逮捕
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达到逮捕的标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如身体原因、工作原因等,不宜立即采取逮捕措施,并且不存在潜逃的风险,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3. 被判刑后上诉,需要取保候审等待二审判决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刑后提出上诉,并且在二审判决前需要等待释放,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积极配合案件侦查机关提供案情、情况,同时要遵守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4. 依法悬红通后,自愿到公安机关协助调查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依法悬红通后,自愿到公安机关协助调查,同时不存在逃跑、隐匿证据等风险,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总体来说,取保候审应该是在不影响案件侦查和审理的前提下,确保犯罪嫌疑人不逃跑,不发生其它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进行的。取保候审并不是逃避惩罚的机会,而是一种法律程序,需要嫌疑人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案件。
观点:取保候审是一种合法的刑事侦查和裁判方式,但是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否则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