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准司法
仲裁是什么?
仲裁,是指利用第三方仲裁机构裁决双方争议的一种法律解决方式。其机构通常由双方共同选出,非政府机构。仲裁不同于传统的诉讼,诉讼是由法院直接担任裁判。在仲裁中,裁决者通常都是行业专家、律师或教授等专业人士。
仲裁准司法的定义
仲裁准司法,也称半司法手段,指的是仲裁机构在处理具有实质性法律关系的纠纷时,具有与法院类似的权力和程序,其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甚至胜诉方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国内仲裁准司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仲裁准司法的历程,始于1984年。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正式确立了仲裁准司法的地位,从而也开启了中国仲裁准司法的发展之路。我国的仲裁准司法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屡创新高。
仲裁准司法的优劣势
相对于传统诉讼,仲裁准司法具有以下优劣势:
优势:
快速便利:仲裁庭审时间较短,周期比诉讼短,且排队时间也相对较短。
专业:仲裁员通常都是行业专家,其裁决可能更具有专业性和适切性。
隐私:仲裁庭的审判过程相对保密,很多纠纷当事人更愿意采用该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公正:由于仲裁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仲裁庭的裁决也相对更能保证公正性。
灵活: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庭,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灵活地审理。
劣势:
裁决不可上诉: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不可上诉,一旦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
公共形象:仲裁机构的公共形象相对不那么集中,很多人对其不熟悉,不信任。
资源不足:仲裁机构的数量及质量也不如法院而言丰富。
仲裁准司法在劳动争议中的应用
在劳动争议解决中,采用仲裁准司法的优势比较明显,由于综合效率高,很多公司会采用仲裁解决劳动纠纷。而对于劳动者来说,加入工会后可能更有可能通过仲裁机构进行维权,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权益。
仲裁准司法在商业中的应用
在商业纠纷解决中,采用仲裁准司法也比较常见。由于仲裁可以高效、专业地进行裁决,在商业领域应用范围较加广泛。
仲裁准司法在知识产权纠纷中的应用
在知识产权领域,纠纷有时较为复杂。采用仲裁准司法也能在尽量快的时间内得到解决,裁决结果也更具有公正性和法律效力。
如何选择仲裁机构
争议各异,选机构也是有讲究的。当事人应根据争议的性质、具体情况、涉及的法律规定和选机构的专业性等因素,进行科学地选择。也可以了解一下律师、翻看一下网络等方式进行了解。
仲裁准司法的漏洞与解决策略
特别是在官员、明星、高管等热点案件中,仲裁机构的裁决也曾经大面积的被质疑。为此,有关机构也在不断加强仲裁的公正性、透明度等方面做出不断努力。例如加强对仲裁员考核的程序、从源头上遏制寻租及其他不当行为、建立问责机制等。
仲裁准司法是替代还是补充?
对于仲裁准司法和诉讼而言,二者之间,是替代关系还是补充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专家认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二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另一些专家则建议,应该尽可能鼓励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进行纠纷解决,以便更有效地缓解诉讼等其他法律维权方式存在的问题。
结语
总体来看,仲裁准司法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加优秀的纠纷解决机制,同时也需要行业从政府到企业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仲裁机构的辩正性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仲裁准司法始终保持公正、透明和合法的地位。
本文观点:仲裁准司法是一种快速、专业且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纠纷解决方式。其公正性需要不断加强,并且在特殊情况下也需要与诉讼相互补充,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