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假释 取保候审

假释 取保候审

1. 引言

假释和取保候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都涉及到刑事案件中被控方的自由。假释是一种有条件的释放,而取保候审是一种保证金制度,当被控人缴纳了保证金后,可以获得暂时自由等等,这两种方式在刑事案件中非常常见,本文将介绍假释和取保候审的一些概念和相关法律知识。

2. 假释

假释是指在服刑过程中,因其已表现出认罪悔罪等积极态度,或因家庭、工作、年龄、身体等原因判处徒刑一年以上的罪犯获准提前以一定条件和期限缓刑执行罚款的行为。通常,假释由司法机关根据特定的程序决定是否给予罪犯。

3. 假释的条件

为获得假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按照定罪判刑执行法律的规定,已服刑满规定刑期的三分之一以上或者十年以上的罪犯,可以申请假释;

– 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服刑满二十年应当提前执行假释;

假释 取保候审

– 有表现,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符合执行假释的条件。

4. 假释期间的义务和限制

获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 在指定的缓刑试验期内不得再犯新罪;

– 指定保护和教育扶持人员,并接受监督并监督、教育帮助罪犯的家庭成员;

– 按期提供有效的住所和联系方式,并接受监督;

– 接受判决认定的惩罚,如罚款、社区服务或被限制居住等。

5. 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被控人在被拘留但尚未被判罚之前,为保证被控人在接受审判前的自由、工作和家庭等得到保护,向法院提出其不逃逸和配合审判的保证,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来取得保释解除拘留的权利。

6. 取保候审的程序和条件

对于被控人而言,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

– 将自己持有的有效身份证件、户口簿以及其他证明身份的证件一并提交给有关部门;

– 向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提交适当的保证金;

– 承诺不逃回家乡或外逃;

– 按规定参照有关法律文书递交原保证书或保证金凭证,完成取保候审手续。

7. 取保候审的限制

被刑事拘留期间取保候审,需要遵守以下制约条件:

– 不得改变住所;

– 不得出境;

– 不得进行有关案件的信函、电话、电报、传真以及互联网、通讯和交通工具联系;

– 不得接触证人或与证人往来联系,包括家庭成员。

8. 结论

总之,假释和取保候审都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自由,在犯罪嫌疑人未被判罚之前提供一个合理的机制。但是,在获得这些缓刑福利的同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义务和限制,以保证公共安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假释 取保候审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