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取保候审没事了吗
引言
取保候审是指在侦查阶段,因没有达到逮捕的必要,但又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侦查期间不逃逸,并配合对案件的侦查工作。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取保候审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犯罪嫌疑人系经有关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已取得取保候审决定书。
2.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侦查期间不得离开指定的地点,也就是被限制人身自由。
3.案件侦查期限届满后,必须撤销取保候审决定,并且案件没有进一步发展,即不需要起诉,不需要采取其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是不超过一年。在一年期限届满前,如侦查机关需要延长取保候审期限,则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并经批准机关同意后,方可予以延长。
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
1.被限制人须严格履行限制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
2.被限制人在案件侦查期间,应积极配合侦查机关开展调查工作。
3.不能非法改变、销毁相关证据,故意隐瞒和提供虚假情况。
出庭期间的注意事项
1.在出庭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
2.被限制人必须肯定自己的身份和罪名,不能伪称他人。
3.出庭时要严格遵守法庭规则,尊重法庭和审判人员。
取保候审期间的风险提示
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的一种限制措施,但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没有风险,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以下情况之一,将会导致取保候审的撤销:
1.故意隐瞒、销毁证据。
2.非法改变案件事实。
3.逃离限制范围。
取保候审的解除
在案件侦查期满后,一旦不需要继续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机关就会解除取保候审,释放被限制人,并向其出具解除决定书。
结案后的效力
结案后,取保候审的效力也相应消失,被限制人也就恢复自由。
结语
取保候审不代表犯罪嫌疑人可放纵自己,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积极配合侦查工作,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审判结果。
当然,假如犯罪嫌疑人真的实施了犯罪行为,那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