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劳动仲裁是目前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仲裁裁决可能对某些当事人不利。所以,仲裁裁决之后,当事人可以采取一些救济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申请仲裁复议
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15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复议,要求委员会对裁决进行再审。在考虑仲裁复议前,当事人必须支付全部的仲裁费和复议费。
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仲裁裁决
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30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申请撤销裁决之前,当事人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并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
请求人民法院裁决无效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裁决该仲裁裁决无效,这种方式适用于下列情形:①仲裁员有受贿行为,②仲裁员有重大错误,③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代表权利等情况。
请求人民法院改判
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有错误,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请求修改仲裁裁决。在此情况下,人民法院将对案件重新审理,并发出新的判决。
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裁决
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不想申请仲裁复议或请求撤销裁决,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仲裁裁决书的有效性。确认裁决后,当事人必须履行的责任与仲裁裁决书一致。
请求仲裁委员会改正裁决书
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改正仲裁裁决书中的一些计算错误、笔误和其他纠正错误。改正的效力等同于仲裁裁决本身。
申请仲裁执行
如果对方不服仲裁裁决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在此过程中,法院将依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制定最终的执行计划。
寻求调解解决纠纷
当仲裁裁决不利于当事人时,有时可以通过和解或调解来达成妥协。调解可以由律师、仲裁员或其他专业人士来协助双方达成妥协。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当事人无力承担上述费用,他们可以请求法律援助进行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可以帮助他们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这让在财务方面困难的当事人有了更多选择。
结论
关于仲裁裁决如何救济,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当事人必须考虑到自身情况和资金能力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无论采取哪种救济方式,当事人应该以合法、公正、公平性为前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