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中的笔迹鉴定
仲裁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非诉讼的方式,但在仲裁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笔迹鉴定来证明某些关键性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中的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的定义
笔迹鉴定是指通过鉴别、对照、分析被鉴定的文书或签名、手稿等书写物的书写特征,判断其真伪、真实性、作者、时间、地点等问题的一种科学技术。
笔迹鉴定在仲裁中的作用
在仲裁中,笔迹鉴定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证明文书或证据的真实性
判断签署合同或文件的当事人是否是本人
确认被鉴定人曾经签署过的相关文件
笔迹鉴定的程序
笔迹鉴定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被鉴定物的样本
进行初步分析,比对筛选
分析比对和检测研究
书面鉴定意见
表述鉴定结论
签名和盖章
笔迹鉴定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收集样本时需要选择与被人物同时间、同地点、同目的的文书或签名
在进行初步分析时,需要注意考虑被人物的书写环境和状态
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需要经过专业检验和校准
所有程序和步骤都需要详细记录并保留有关材料
笔迹鉴定专业机构和人员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需要选择合格的专业机构或人员,以下是相关机构和人员:
司法鉴定机构
公证机构
无犯罪记录证明办理人员
具备专业技术和资格的律师
笔迹鉴定费用
笔迹鉴定的费用根据不同的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和级别而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收集跨境证据,费用会相应提高。
笔迹鉴定的局限性
尽管笔迹鉴定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技术,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以下是笔迹鉴定的局限性:
需要收集的样本数量越大,检验难度就越大
某些书写规范的文件或签名会使判断变得困难
某些疾病(如帕金森病)或服用药物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书写的规范性
结论
笔迹鉴定在仲裁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它能够作为证据来证明某些纠纷的关键性问题。正确的选择专业机构和人员,以及遵守相应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在仲裁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