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侦查机关责令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在保证出庭接受审判的前提下,可以离开看守所或拘留所的特殊措施。
可以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取保候审:
必须有固定住所、有保证人可以担保,并且承认自己对罪行的责任;
不会销毁相关证据,不存在负有重大责任的犯罪嫌疑;
不会继续犯罪或者妨害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没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决定的行为;
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取保候审的程序
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需要向侦查机关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后,如果同意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保证出庭接受审判。
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保证出庭接受审判的前提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可以回家等待审判,但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包括:
不得出境;
不得变更住所;
需要按时到场接受法庭调查,不能再次逃避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
需要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取证。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可能会失败?
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或者在保外活动时违反规定,会导致取保候审的失败。如果被取保候审期间继续犯罪或者及时上报变更住所,也会导致取保候审的失败。
取保候审的期限
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期限为3个月,但是如果需要延长期限,也可以向法庭申请。
在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禁忌行为?
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害人需要注意一些禁忌行为,包括:
不得利用取保候审的机会继续从事犯罪活动;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伪造、毁灭证据;
不得干扰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
不得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变换住所。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
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确保其按要求出庭接受审判。保证金的数额一般为5千到20万元,具体数额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有所不同。
取保候审可以撤销吗?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有拒不接受传票、变更住所、逃跑或者继续犯罪等情况,可以被侦查机关撤销取保候审的措施,同时保证金也会被没收。
观点
取保候审是保护被告人等人权的重要措施,但需要被告人等人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得在取保候审期间从事任何违法行为,以维护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