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下来了
当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问题无法通过自愿协商解决时,仲裁是一种选择。仲裁是由经过资格认定的专业人士受理争议双方申请,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仲裁,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书。
1. 仲裁的优势
在争议纠纷的解决方式中,仲裁具有如下优势:
– 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可以强制执行
– 仲裁过程快速,一般不超过6个月
– 仲裁结果维护中立、公正的原则
2. 提交仲裁申请
首先,需要仲裁的申请人要按照规定提交仲裁申请书,包括仲裁请求、事实陈述、证据和财产状况说明等。
3. 确定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按照规定为案件指定仲裁庭,通常由3名仲裁员组成,其中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各指定1名,第3名由仲裁委员会指定。
4. 进行听证
仲裁庭根据事实及证据,进行听证,以确定争议的事实、性质和法律关系等。
5. 确定裁决
仲裁庭应在仲裁开始后6个月内做出裁决。一旦仲裁裁决生效,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应当及时履行裁决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责任。
6. 可以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违法,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7. 资格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仲裁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仲裁经验,拥有独立性、公正性和中立性,仲裁委员会会对其进行认定。
8. 仲裁费用
一般情况下,仲裁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当然可以向被申请人追偿。
9. 其他注意事项
在仲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保管仲裁文件,不得影响仲裁,注意送达等。
10. 观点
仲裁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执行中,更应该提高他的效率和公正性,保障当事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