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也称保释候审就是在刑事案件侦办期间,对未满足逮捕、拘留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由司法机关决定暂不逮捕或拘留,而是由被讯问人认识到案件严重性,表示自愿遵守相关规定,保证不逃脱,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由担保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后又被批捕是什么情况?
取保候审后又被批捕,即在取保候审期间,检察机关对案件继续深入侦查,认为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存在逃避侦查、毁灭证据等行为,或者证据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确实犯罪,而且取保候审已无法保证案件侦查和群众利益,则可以根据法定条件决定批捕,采取拘留措施并立即送往看守所,继续侦查。
如何避免取保候审被批捕?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无罪的人,那么你就没有被批捕的问题。但一旦你在取保候审期间存在逃避侦查、干扰、毁灭证据等行为,或者证据足以证明你确实有罪,那么就有可能被批捕。所以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配合警方侦查,认识到案件的严重性,遵守相关规定,保证不逃脱,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有可能避免被批捕。
当被取保候审后,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被取保候审后,除了要积极配合警方侦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不得离开所在地
不得与案件有关人员联系
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侦查和掩盖证据
根据案件需要,到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有关部门接受调查和审讯
如有需要,要积极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一般情况下,被刑事拘留的人可以在24小时之内申请取保候审。申请条件如下:
不属于法定扣押人群
有固定的住所或者居住地
有担保人提供担保
愿意接受监督检查并不逃避
被批捕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
如果被取保候审后又被批捕,那么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联系律师,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辩护策略。如果确实有罪,可以主动认罪悔错,争取较轻的惩罚;如果无罪,需要积极筹备辩护证据,并通过律师进行合法申诉。
取保候审和拘留、逮捕有什么不同?
首先,这三个措施都是刑事强制措施,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侦查的顺利进行,保证社会的稳定。不同之处在于:
逮捕是指以法定程序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拘留是指对涉嫌犯罪的人在侦查、审查、审判等程序中,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则是在逮捕或拘留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作出的一种保障性措施。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需要什么条件?
作为担保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年满18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有固定住所或者居民证明
有稳定收入或足够的财产负担担保金
不是被取保候审人、被害人或证人的近亲属
认识到担保的严重性,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论
取保候审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被认为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且不会逃避侦查和毁灭证据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但是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批捕的情况也是存在的,所以作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最好还是要积极配合警方侦查,认识到案件的严重性,遵守相关规定,保证不逃脱,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够尽可能避免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