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被侦查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法采取的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决定后,其被释放出来,并向有关机关作出承诺,保证其一定会回去接受法律裁决。
取保候审的条件
取保候审,应满足以下条件: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没有潜逃或者其他严重不守法律纪律的行为;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轻微罪行或者暂不具备逮捕条件;
取保候审对保证公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受影响;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固定住所或者可以保证有人监督;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合法稳定的职业或者其他来源的收入,可以负担生活费用和赔偿损失的能力;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承担不得离开居住地等其他保证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和法院审判需要采取的措施;
取保候审的程序
取保候审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被侦查机关调查或者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被侦查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公安机关收到适用取保候审的决定后予以执行;
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人应当在所指定的地点签署保证书,并向公安机关缴纳保证金,才能获得释放;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当按照保证书的约定履行义务,待案件审结后,保证金才可以退回。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保证金吗
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人需要缴纳保证金。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保证金的数额,一般来说,保证金数额为人民币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要求被采取保候审措施的人自己或由具有经济能力的担保人提供,缴纳保证金是表明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人具有保证按照要求签署保证书并参加审判、执行裁判的信用价值的一种方式。
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一般来说,取保候审的期限为6个月,因案件复杂,需要延长的,最高法最长可延长一次每次不超过6个月,总期限不超过1年。在取保候审期间,保释人不得离开居住地,需每月到指定地方报到一次,如果不按要求报到,公安机关将吊销保证,采取其他措施,并通知有关机关作出逮捕决定,对逾期未到公安机关报到的被保释人,公安机关将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取保候审能否外出
取保候审期间,保释人不能离开其居住地,否则,公安机关将吊销保证,采取其他措施,并通知有关机关作出逮捕决定。
如何撤销取保候审措施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在取保候审期间向检查机关或有关法院申请撤销取保候审决定,但要找到合适的理由,否则,申请会被驳回。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被保释人的行为在取保候审期间影响了案件的侦查或者审判的进行,可以对其采取消保候审措施。
责任承担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若逃离居住地或未履行承诺,有关机关将扣押其已缴纳的保证金,若无法扣押,则追回失踪人员,并由其同担保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结语
取保候审是被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适用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保释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若违反,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有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聘请律师为自己立案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