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回仲裁裁决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逐渐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来说,仲裁裁决的结果并不一定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进行裁决的司法复核,并提起驳回仲裁裁决的诉讼。本文将介绍仲裁裁决驳回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介绍驳回仲裁裁决的条件。
驳回仲裁裁决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仲裁裁决,什么是驳回仲裁裁决。仲裁裁决是指劳动仲裁机关对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经过合法程序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而驳回仲裁裁决是指被告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对仲裁裁决提起的司法诉讼,并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仲裁裁决的行为。
驳回仲裁裁决的法律依据
仲裁法规定了驳回仲裁裁决的具体程序和条件。根据仲裁法,被告可以将仲裁裁决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司法审查,并要求撤销仲裁裁决。被告应当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缴纳案件受理费。在诉讼中,被告除必要的交代事实和理由外,还应当提供与仲裁裁决相关的证据材料。
驳回仲裁裁决的条件
然而,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可以进行驳回仲裁裁决的诉讼。根据仲裁法,驳回仲裁裁决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案件不适于仲裁解决或者仲裁裁决违法
如果劳动争议不属于仲裁可管辖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仲裁,导致裁决违法,那么就可以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诉状并提出撤销仲裁裁决。
2. 仲裁裁决过程中造成重大违法事项的发生
为确保仲裁裁决的公正、公平,仲裁机构应当在仲裁裁决前全面审查证据,以确保事实和证据的充分性、准确性等,而如果仲裁机构在审理仲裁案件中存在重大违法事项导致仲裁裁决不公正,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司法诉状要求撤销仲裁裁决。
3. 裁决违反公序良俗
如果仲裁裁决违反了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那么被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并请求撤销仲裁裁决。
驳回仲裁裁决的效力
如果人民法院作出撤销仲裁裁决的判决,那么仲裁裁决将失去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重新请求仲裁机构进行重新仲裁,或者提起司法诉讼。
观点:驳回仲裁裁决是劳动争议解决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驳回仲裁裁决的条件较为苛刻,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来说,维权并不容易。因此,企业和职工应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尽可能在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规避风险,避免发生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