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出门找谁报备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案件中,依法对涉案的人员采取拘留或强制措施后,在没有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之前,由其提供担保人或者交付保证金,暂时不予拘留,但必须遵守预审或者审查调查机关、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的监视和限制的保释制度。
为什么要报备?
如果你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那么出门需要报备。通常情况下,你需要事先向公安机关报备你要离开居住地的事实和时间,并由取保人或者担保人陪同或者提供同等担保措施。
报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报备前,你需要带好身份证明和取保候审的凭证。同时,要保证实事求是,不得虚报或者漏报。如果因为报备不实导致后果严重,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报备时间和地点有什么规定?
报备时间和地点一般由公安机关或者审查调查机关指定。一般情况下,报备时间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报备地点在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地方。
没有报备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在取保期间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或者未经批准变更居住地,或者携带取保凭证转托他人,或者拒不履行指定的监视和限制措施,或者有其他违反保释规定的行为,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撤销保释决定,并依法执行强制措施。
担保人不在身边怎么办?
在未经担保人同意的情况下,被取保人不能离开担保人提交的住所或者工作地点。如果担保人因事不在身边,应当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并要求替换担保人或者采取其他担保措施。
担保人变更怎么办?
变更担保人应当经过公安机关或者审查调查机关的批准,并由原担保人与新担保人或者替换担保措施的担保人进行书面同意。
报备的方式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报备可以采用电话报备、直接到公安机关报备、书面报备等方式,但是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在报备时应当保证真实可靠,并遵守报备规定。
结论:
作为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人,一定要严格遵守报备规定,如实报备自己的行踪和时间,同时要保证自己不会违反取保期间的规定,避免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