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案能取保候审吗
背景介绍
在中国法律中,取保候审是指在涉嫌犯罪后,犯罪嫌疑人可以被依法取保在家等候审查、审判。那么对于已经立案的案件,能否再次申请取保候审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案件立案后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在我国,案件立案后,犯罪嫌疑人是不能申请取保候审的,因为在案件立案后,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视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群之外,只能依据法律规定进行拘留、羁押、逮捕等措施。
如何评定取保候审条件
在对待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时,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证据的确凿性和可能性等因素,评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要求
按照法律规定,在以下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未到逃亡或者销毁、伪造证据等可能妨碍调查取证的时间或者情况;
有固定的住所或者其他可以确定的居留地,能够保证到案受审的;
有近亲属在本地的或者可以保证有亲戚或者朋友等担保的;
身体健康,不需要特殊监护的;
协助侦查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没有脱逃前科或者没有故意犯罪前科的;
在暴力、贿赂等方面没有被判处行政拘留以上刑罚的;
不属于应当依法逮捕的情形。
如何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委托亲属、律师等代为向检察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申请时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家庭住址、财产情况、亲友担保和身体健康证明等。
取保候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旦获得取保候审,被取保候审人需要遵守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相关规定,接受监管和配合审查、审判等工作。被取保候审人还需遵守法律规定,不得离开本市或者指定区域等特定要求。
取保候审中出现问题怎么办
在取保候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了保释义务,如逃跑、销毁证据等,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解除其取保候审。对于解除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将被重新拘留。此外,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当待遇,可以向有关机关进行投诉。
结论
综上所述,案件立案后是不能再次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申请取保候审前,需仔细评估自己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准备好相关证件材料,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有任何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