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刑诉法取保候审67

什么是刑诉法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被告人不需要羁押而又不能保证其出庭受审及时前往,应当依法决定取保候审。”简而言之,就是在确保被告人不会逃脱司法审判的情况下,让他回家等待公审的一种措施。

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条件非常明确,包括:

1. 对于一般性刑事犯罪案件,被告人因故不能出庭,且不必羁押。

2. 对于特殊犯罪案件,被告人之一已经被判刑,另一个被告人因故不能出庭,且不必羁押。

3. 被告人系台湾同胞或表现认真态度,不必担保或者经过担保人认定。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由被告人、辩护人、近亲属、村、居委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或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申请。

刑诉法取保候审67

取保候审申请应当写明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和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案情概况及提出保证出庭的证据,并签名或者盖章。

在申请时,申请人要准备好身份证件、工作单位证明信、住房证明、社会关系证明等必要的材料,以便公安机关快速审核。

取保候审的担保人有哪些要求?

在取保候审时,必须由担保人提供书面保证,并按照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担保金。担保人的条件如下:

1. 年满二十一周岁,有固定住所和合法职业。不得与被告人有学历层次、亲属、同事关系。

2. 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信誉,无犯罪记录。

3. 担保金额与被保人经济条件相适应,一般应当不少于被扣押财产的价值。

如何进行取保候审的担保金缴纳?

担保人在填写书面保证后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担保金,缴纳方法如下:

1. 在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或者其他收款单位缴纳。

2. 持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可以通过自助缴款机或internet缴纳。

3. 在办理担保手续时,由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提供现金缴纳服务。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有哪些义务?

担保人作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具有下列义务:

1. 确保被保人按时出庭受审,回避确有事由不能到达的,应当及时通知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2. 确保被保人不逃避审判或者处罚。如被告人逃跑,保证人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劝告被告人投案自首。

3. 取保候审期间,被保人出现社会危险性行为,保证人应当及时通知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申请人、担保人、被告人的身份证件和其他证明文件必须真实、合法有效。

2. 担保人的条件必须符合规定,不得与被告人有学历层次、亲属、同事关系。

3. 缴纳担保金必须按照规定的金额和时间进行,否则可能会被取保候审申请驳回。

取保候审的有效期是多久?

《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但是,在执行期间,如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认为需要延长保释期限的,可以向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什么情况下取保候审会被撤销?

一般而言,取保候审的期间被告人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不遵守法律规定或者实施了其他违法行为,则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被撤销。

值得一提的是,被告人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仍有逃脱司法审判的可能性,公安机关视情节轻重可以依法撤销取保候审。

个人观点

取保候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措施,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司法的公正进行。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规定的宣传和落实力度,使取保候审制度真正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有效实施。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刑诉法取保候审67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