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收监吗
引言
取保候审是指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必要条件下,经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保证金后,暂时回家居住等待审判程序的一种强制性措施。但是,如果保证金不足以担保或者有逃跑等风险,会面临被收监的情况。那么,什么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会被收监呢?下面就来一一探讨。
取保候审不良行为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有不良行为,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被采取约见措施等取保措施,拒不出现的,都可能面临收监的风险。
保证金不足
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保证金,如果缴纳的保证金不足以担保,可能会被收监。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逃跑风险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存在逃跑风险,可能会被收监。逃跑风险主要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有逃亡可能性或者有明显的逃跑动机。
危害社会风险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例如恐怖活动、暴力案件等,可能会被收监。
取保候审期间犯罪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就有可能被收监。因此,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次犯罪。
案件调查取证不完整
如果案件调查取证不完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犯罪事实,法院可能会要求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所缺证据,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无法提供,也有可能被收监。
重大案件
如果案件涉及严重刑事犯罪,例如涉及重大走私案、重大涉黑案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会面临收监的风险。
合适的保释人
保释人是指能够出具经济担保并愿意担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到场受审的人。合格的保释人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例如固定居所、稳定职业、拥有经济实力等,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保释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可能会面临收监的风险。
观点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是否收监,取决于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逃跑风险、社会危害、案件调查取证是否完整、保释人等多个因素。因此,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想要顺利取保候审,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寻找合适的保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