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停止劳动合同履行

停止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该履行约定的义务。但是,在某些不可抗力情况下,劳动者可能需要停止履行合同,或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违约。本文将重点介绍停止劳动合同履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对措施。

不可抗力情况下的停止履行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不可抗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中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不可抗力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战争、公共卫生事件等。劳动者须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中止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违约的情况下的停止履行

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或者马上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未改正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申请解除合同,并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应该及时向劳动仲裁机构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处理。

医疗期内的停薪留职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医疗期内可以选择停薪留职,医疗期满后,如劳动者经鉴定不宜继续原工作,或因调整岗位等原因,被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用人单位须先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赔偿,用人单位则应支付工伤保障金。

用人单位强令加班的停止

停止劳动合同履行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加班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若劳动者对此表示反感或提出异议,用人单位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劳动者可以通过权威的社会组织或媒体曝光该职场事件,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非正当解雇的停止

用人单位在业务发展或其它原因导致需要进行裁员,必须提前进行完备的程序,告知劳动者,并支付相应的赔偿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没有遵守程序,非正当解雇,就需要劳动者采取合适有效的依法维权手段。

劳动仲裁机构的处理

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引起的争议,双方应先进行协商和调解。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处理。劳动仲裁机构是适当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其处理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劳动者有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途径,不能自认倒霉。

工会的维权

工会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劳动者可以加入工会,享受工会提供的各项服务和保护,得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和法律支持。同时,工会也可以将劳动者遇到的问题、困难反映到企业或政府部门,争取合理合法权益。

结束语

尽管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比较全面,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用人单位。劳动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法律规定,及时采取维权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停止劳动合同履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