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新的劳动合同法主要围绕非固定期劳动合同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 有效期限
新的劳动合同规定:非固定期劳动合同应当约定至少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3. 签订形式
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外,也可以使用口头或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但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要求电子认证符合规定,且用人单位应当保证信息安全、完整、真实合法。
4. 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时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对劳动者进行档案建立、社会保险等工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在入职以前建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上岗工作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报酬。
5. 劳动报酬
新的劳动合同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报酬的数额、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条款。而且,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用物品、服务等方式支付劳动报酬。
6. 离职与辞退
在新的劳动合同中,规定了员工主动离职和用人单位责任辞退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劳动合同中应当包含协商解除和辞退的具体流程及补偿标准等内容,而且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记录解除劳动合同和辞退的原因和证明材料。
7. 违约罚金
新的劳动合同规定,劳动合同存有期限约定,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提前解除合同的,应当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提供劳动保护,致使劳动者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8. 知识产权
新的劳动合同中,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以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劳动者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并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保护劳动者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9. 法定节假日
根据新的劳动合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等量的补休时间。
10. 总结观点
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细节处进行了完善和规范,着重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求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但是如何正确地解读和执行这些规定,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努力,求同存异,才能真正发挥劳动合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