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而不必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劳动仲裁机构是由劳动行政部门设置的,其职能是处理与劳动关系有关的争议。
何时需要劳动仲裁?
当员工与雇主之间出现离职赔偿、合同解除、薪酬纠纷、加班补偿、工伤赔偿等劳动关系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但要注意,一些刑事犯罪和涉外劳动争议不在劳动仲裁的处理范围之内。
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的区别?
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都是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方式,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首先,劳动仲裁需要通过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而法律诉讼则需要通过法院来进行审理。其次,劳动仲裁时间短,费用低,但仲裁结果一般是不可上诉的。法律诉讼则时间长,费用高,但有权利进行上诉。
劳动仲裁的程序是什么?
首先,当一方对劳动争议进行申诉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会调查核实申请,收集证据,进行仲裁庭组成,并通知双方参加仲裁。其次,在仲裁庭举行庭审期间,双方可以申请调取证据或进行答辩。最后,仲裁委员会将会评议并作出裁决。
如何准备劳动仲裁的申请?
在准备劳动仲裁的申请前,需要搜集和整理相关证据,并向劳动仲裁机构递交书面申请。申请时应当说明纠纷的事实经过、诉求和所持证据。同时,应当关注仲裁途中注意事项,如期限、证据要求等,做好充分准备。
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与雇主进行劳动关系时,应当了解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合同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遇到劳动关系纠纷时,应当妥善保存与争议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记录等,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选择仲裁机构?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地都设有不同等级的劳动仲裁机构,应当选择业务专业、能力强、信誉好的劳动仲裁机构,以确保协商一致、公正透明。
是否必须聘请律师?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聘请律师并不是必须的,但律师可以为双方提供法律意见及法律援助,让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权利得以得到更好保障。
仲裁裁决是否终局?
在劳动仲裁中,如双方均未进行上诉,仲裁裁决将会成为终局结果,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一方不服判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重新审理。
结论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程序简便、效率高、费用低廉等特点。但在选择劳动仲裁机构时,应当注意业务专业和信誉度,以保证能够达成公正、合理、公正的仲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