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头提前通知辞退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也叫口头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书面通知劳动者即被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直接口头告知劳动者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在提前通知书送达之前口头告知劳动者即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履行下列义务:
……(三)依照规定履行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程序和提前通知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辞退劳动者时应当提前通知劳动者,并书面通知劳动者。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口头告知劳动者且被劳动者同意,也可以视为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适用情况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只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劳动合同书面约定允许口头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提供书面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口头提前通知。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风险和缺陷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存在以下风险和缺陷:
无法保留证据,劳动者有权质疑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否合法;
若劳动者随后反悔不同意口头通知,劳动者可能会向用人单位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
劳动者可能会提出口头协议的证明不能证明等要求赔偿;
用人单位行为可能被认为是恶意违法行为。
如何规避风险
为了避免口头提前通知辞退存在的风险,用人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避免使用口头提前通知辞退方式;
劳动合同应当书面约定就任何一方发生违约行为,另一方有权采取解除合同等法律救济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履行通知义务,保留相关证据;
在口头通知中要详细说明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劳动仲裁适用
在劳动争议仲裁时,优先考虑书面通知的效力,在口头通知无法证明的情况下,劳动仲裁结果可能不利于用人单位。而在口头通知的情况下,劳动仲裁部门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双方口头同意的证明、口头通知的内容等因素,最终作出裁决。
口头提前通知辞退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起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案例分析:
小张是一名公司聘请的销售人员,公司在6月1日进行了业务调整,为了缩减成本,进行业务裁员。公司对小张进行了口头告知,表示公司将于7月1日终止他的劳动合同。7月1日,公司没有为小张支付违约金和经济补偿金,小张以非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提起了劳动仲裁。
根据当事人证言和相关证据,裁决部门认为,用人单位的口头通知存在如下缺陷:其一,没有进行书面通知,并没有遵守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其二,在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及时履行违约金和经济补偿金的付款义务,而仅仅是口头告知,行为构成恶意违法,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如认为被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劳动仲裁程序中,虽然口头通知对用人单位的证明作用有限,但如果劳动者并没有出具书面反对书面通知的声明,仲裁机构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双方口头同意的证明、口头通知的内容等因素,最终作出裁决。
结论
虽然在特定情况下,口头提前通知辞退的方式可以被认可为合法,但是用人单位最好尽量避免使用,以避免在劳动仲裁或诉讼中受到处罚。在任何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法律程序履行通知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