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单位不执行该怎么办?
劳动仲裁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因解释不同、计算工资、福利待遇、违约金、赔偿等问题而产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但是,在仲裁裁决后,有时候单位并不执行该怎么办呢?
1. 理性分析
劳动仲裁裁决后,单位有义务根据裁决书所规定及时履行诉求。如果单位不履行,应该先进行理性分析,了解原因所在。可能是因为经济上的考虑,也有可能是管理上的疏漏,或者是有些单位缺乏法治意识。了解问题的原因,有助于解决问题。
2. 采取威慑措施
如果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甚至拒不接受仲裁文书,可以针对单位采取威慑性措施。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及各种媒体发布该单位的不良信息,或者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公开揭露该单位的不法行为等。
3. 执行申请
在采取威慑措施以后,还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劳动仲裁书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时效为2年。如果超过时效,就不能申请强制执行了。所以,劳动仲裁书一旦生效,建议尽早向法院申请执行。
4. 委托专业人士
如果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律师或者劳动调解员协助处理。律师或者调解员可以协助起草申请书、协商履行、起草执行申请书、代理执行、协商和解等。
5. 下定决心
在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况下,个人要有决心,不能被单位的拖延、逃避所迷惑。只有下定决心,不给单位任何喘息机会,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6. 调整心态
在处理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抱怨和看热闹,需要冷静面对事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7. 提高法律意识
在劳动仲裁后被单位拖欠薪资、违约金、赔偿等情况时,需要及时了解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只有了解法律,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益。
8. 增强协商能力
在处理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问题时,需要与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能力比较弱,建议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协商能力。
结论:单位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是一种严重的法律违规行为,必须加以制止。尽管解决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困难,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相信最终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建议个人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协商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