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已结案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中,取保候审是一项常见的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可以暂时避免羁押,但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取保候审的期限、取保期间要求以及可能面临的后果。本文将对取保候审已结案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通常是指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因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不能依法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查证后认为不必拘留,但又必须取得其继续配合侦查的目的,检察机关根据证据和案情,在控制犯罪嫌疑人行动和活动的同时,进行调查取证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告人在被刑事拘留、取保候审期满、羁押期限届满或决定逮捕后,在审查起诉前申请取保候审。要求被告人提交申请书,简要陈述被羁押、拘留、逮捕的情况并说明取保候审的理由。
三、取保候审能干什么?
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承担着继续配合侦查的义务,同时也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例如可以回家、上班等。但是取保候审也有其限制,被告人必须遵守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者指定的区域。
四、何时取保候审能够结束?
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12个月,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说,检察机关会在取保候审期间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如果证据确凿,将会起诉被告人。如果证据不足,可以申请延长取保候审期限。如果一年内未审结,需要向公安机关申请延长。
五、取保候审期间能否离境?
在取保候审的期间内,被告人一般不能离境。如果被告人需要离境,需要经过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批准。如果擅自离境将会导致违背取保候审协议,进而会对案件做出不利判决。
六、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保持联系。在取保候审期间中,被告人需要保持与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的联系,主动提供证明材料,配合侦查工作。其次,被告人需要遵守公安机关的规定和要求,不要违法违规。最后被告人需要及时了解有关取保候审的规定,不要影响案件的审理。
七、取保候审被拒绝怎么办?
当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拒绝申请或者决定撤销取保候审时,被告人可以就此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但是一般来说,对于一旦取保候审被撤销而面临被拘留、羁押、逮捕的服刑风险时,权衡利弊后建议尽早聘请律师协助信成正义。
八、结案后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旦取保候审的案件结案,被告人可以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抗诉或者申请国家赔偿等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且在结案后,被告人要注意遵守判决的相关规定,不能违法违规。
观点: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可以让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由。但是在取保候审中,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要求,不要违法违规,否则会对案件做出不利判决。建议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与律师保持联系,及时咨询相关法律问题,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