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期间,由公安机关或者依法设立的其他机关、组织对涉嫌犯罪的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要求其遵守监视居住、限制出境、定期到案等相关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
谁可以批准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批准取保候审的机关应当根据案件所涉及的犯罪事实、证据、涉案人的人身情况以及社会保密的需要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并且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审判机关指定的人员进行批准。
公安机关可以批准取保候审吗?
公安机关是不能直接批准取保候审的,只能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审判机关指定的人员进行批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公安机关也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但还是需要经过检察机关的批准。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对于已取得证据的事实,没有拒不认罪的行为;
无法保证其出庭受审,但又不能逃匿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审判活动。
取保候审的效力如何?
取保候审是依法强制的措施,被限制人应当履行取保候审时所规定的义务,在限制期限内保证不逃匿、不毁灭、伪造证据、不干扰证人作证等。如果被限制人违反规定,监管机关可以对其采取逮捕等措施。
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审一般的期限为三个月,但对于涉及财产安全、民族分裂、恐怖活动、大型群众性事件等特定案件,可以延长至六个月。
取保候审可以要求交付保证金吗?
在保证取保候审期间不逃匿、不干扰案件侦查、庭审的前提下,取保候审人员也可以选择缴纳保证金,一般情况下,保证金的数额不超过五万元。
无法提供保证金怎么办?
如果被限制人无法提供保证金,可以委托家属或者单位提供。如果还是无法提供,还可以向本人户籍地、工作地或者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帮助的申请。
结语
总的来说,取保候审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刑事强制措施,被限制人必须全面履行规定的义务。同时,公安机关是不能直接批准取保候审的,需要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审判机关指定的人员进行批准。
在面对取保候审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规定全面履行义务,同时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