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单图
在刑事案件中,被告在审判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这项程序使得被告可以在接受监管的情况下,暂时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待刑事审判。取保候审不仅有助于被告保护其合法权益,而且也是一种合法的社会途径来调查案情并维护社会正义。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取保候审,指在未经审判之前,可由犯罪嫌疑人申请保释。保释包括取保候审和交保候审两种方式,其中取保候审是指被告人不缴纳保证金,由其自身或第三人担保,或由有关单位或组织作出书面担保的一种程序,使被告人在特定时间内暂时回到家中,等待审判。
二、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
被告申请取保候审必须符合以下几项基本条件:
系犯罪嫌疑人而非已被宣告有罪的犯罪者;
确实需要出现在法庭上受审;
在取保候审期间可以配合调查。
三、取保候审的申请方式
被告可由其辩护人向检察机关或法院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申请时需提供保证书和财产证明等必要材料。如申请符合规定,一般可在5-15日内获得许可。
四、取保候审的担保方式
为申请取保候审,被告需要有相应的担保方式。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担保方式包括下列几种:
被告人自身担保;
第三人担保;
单位或组织担保。
五、取保候审的时间限制
取保候审的期限由申请被批准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12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若被飞逃或者被判刑,其担保人将承担担保责任。
六、取保候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告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被告人需加强与辩护律师的沟通,及时配合调查;
被告人不得离开本市或居住地;
被告人需按时报道报到,定期更新自己的联系方式。
七、取保候审申请失败怎么办?
当被告人的取保候审申请被拒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上诉:向上级检察机关或法院提出复议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异议申请。
八、结语
取保候审程序是我国刑事法律保障措施的一部分。其设计旨在尊重被告的权利,确保被告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并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对于被告人,他们需要仔细了解取保候审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对于律师,应了解有关规定,与被告人协商,提出合理的保释方案。
因此,当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律程序和义务,保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