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仲裁
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相对于诉讼而言,具有速度快、程序简单等优点。但在仲裁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接下来就让我来为你解答如有仲裁时的注意事项。
选择仲裁委员会
首先需要选择一家权威的仲裁委员会,因为仲裁委员会的技术力量、审查程序、裁决程序等环节都会影响到案件的结果。建议选择专业性强、公正性好、裁决机构稳定的仲裁委员会,比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
制定仲裁合同
在选择仲裁委员会后,需要与对方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约定在仲裁委员会处理争议。协议应当包括争议解决的事项、委托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地点、仲裁程序以及仲裁费用等。
准备证据
证据是仲裁中争议解决的重要依据,而且要求证据的适用性和真实性高于诉讼。因此,准备证据时一定要准确、完整、真实,包括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电子证据、物证等。同时,在提交证据时也要注意证据的形式和保存方式,以确保能够被仲裁机构认可。
掌握证据的保密性
在仲裁中,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容易泄露,因此需要掌握证据的保密性。具体来说,需要事先与仲裁机构约定保密协议,定期通报案件进展情况,同时也要控制双方当事人的证据公开行为。
选择仲裁代理人
在仲裁中,代理人的角色相当于律师,在代理人选择上需要考虑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和仲裁机构的特点。比如,要求代理人培训合格、经验丰富、实力雄厚、态度认真细致、工作效率高等特点,以达到胜诉的目的。
合理陈述其诉求
在仲裁中,需要具备有效的口头和书面陈述能力。在书面材料的准备上,需要合理分析事实、法律和证据,突出争议的实质,简明扼要地陈述其诉求。在口头辩论的环节中,要注意尊重仲裁庭的成员,不要过于激烈和站在客观立场上,尽量说服裁判员。
保证听证程序的公正性
听证程序是仲裁程序中非常关键的步骤,它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更重要。当事人应当保证听证程序公正和合法,同时,听证程序应当注意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保障当事人的表达权,确保能够做出公正、客观的裁决。
仲裁结果的执行
执行仲裁裁决是仲裁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在仲裁裁决书中应当注明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并在裁决书发放后及时跟进,并与有关部门联系,达到裁决的最终目的。
我们在仲裁程序中应当注重前期的准备和中期的操作,掌握仲裁的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达到争议解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