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最近发生了一起两人合谋抢劫案,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后,两名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之后,很多人开始疑惑,什么是取保候审?它和拘留有什么区别?接下来,我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保释方式,指犯罪嫌疑人在经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批准后,暂时不予羁押,由其提供担保人或者交纳一定的保证金,领取取保候审通知书后暂时获得自由。在获得自由的同时,犯罪嫌疑人需要履行一些规定的义务,如不得离开指定城市,每日到指定地点报到等。如果在候审期间不履行义务,将被收回拘留。
拘留和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
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在被批准立案侦查的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强制措施,将其关押在指定场所。而取保候审是指在相同情况下,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强制措施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即保释。
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是被取保人有固定住所或者可以提供确定的担保人,并且可以保证不向被害人施加影响,不妨碍诉讼活动,不犯罪。同时,被取保人还必须同意接受监督和管理,在一定期限内保证不逃避侦查和审判。
取保候审的花费是多少?
不同地区取保候审的费用不同,一般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也可以提供房产、车辆等资产抵押作为保证。如果犯罪嫌疑人无力提供担保,则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政府将为其提供费用。
是否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有资格取保候审?
不是所有犯罪嫌疑人都可以取保候审,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候审权利。比如,犯罪嫌疑人有潜逃嫌疑,或者面临较高刑期,且存在较大的逃跑风险。此外,一些故意犯罪、组织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也不太可能被允许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义务?
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一些规定的义务。如不得离开指定城市,每日到指定地点报到,不得与被害人及其家属、证人联系等。如果在候审期间不履行这些义务,将被收回拘留。
取保候审通知书上有哪些信息?
取保候审通知书一般包括以下信息:被取保人的基本信息、案件基本情况、取保候审期限、缴纳保证金的数额和期限、履行义务的内容和期限、违反义务的后果等。
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根据需要最多可以延期一次。如果延期后仍不能作出起诉决定,则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限制人身自由措施解除。
结语
取保候审是一种常见的刑事保释方式,可以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的同时,保证社会的安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要遵守相应规定的义务,否则将面临收回拘留的后果。
重要提示: 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并不代表其已经确定了罪行,仍有可能被判无罪。因此,我们应当在支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避免进行不当的猜测和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