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立劳动合同几种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一份法律文书,规定了有关双方在用工、劳动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在签立劳动合同时,具体有哪几种形式呢?
1. 口头劳动合同
口头劳动合同即双方通过口头约定达成的劳动合同,常见于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但这种合同形式并不被法律所认可,极易出现纠纷,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维护。
2. 书面劳动合同
书面劳动合同即由双方书面签署的劳动合同,包括有固定期限的和无固定期限的。这种合同形式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合法、稳妥的一种形式。
3. 学徒合同
学徒合同是企业培训人才的一种合同形式,劳动者在其中为企业提供实际劳动力,企业则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学徒期间,劳动者只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费用。
4. 实习合同
实习合同是供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获得实际职业经验的一种合同形式。实习期一般不超过1年,实习期间劳动者只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费用。
5. 劳务派遣合同
劳务派遣合同是指派遣单位与接受派遣单位之间签订的关于派遣劳动者为接受派遣单位从事工作的合同,主要适用于人力资源紧缺的行业。
6. 临时性工作补充协议
临时性工作补充协议即约定在原有劳动合同基础上,双方就工作时间、内容、薪酬等方面进行临时性补充的协议。注意,该协议的签订应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7. 兼职、小时工合同
兼职、小时工合同指的是在非全日制工作时间内,由双方书面签署的合同。这种合同形式适用于一些短时间、临时性的工作。
8. 外籍员工劳动合同
外籍员工劳动合同适用于用人单位聘用外籍人员,需要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签订合同,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合同形式。
9. 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指的是企业外部出让部分行业生产部门且与其自身业务不相符的业务工作,由另一家独立法人代为完成的方式。该合同形式的签订需要遵守相应法律和行政法规。
10. 虚假劳动合同
虚假劳动合同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其聘用的人员通过编造假合同的方式进行欺诈行为,该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选择恰当的劳动合同形式非常重要,决定了双方互相的权益和义务,也是合法、稳妥的基础。因此,建议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认真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合同内容,增强合同的知晓度和约束力,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