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强制性仲裁

强制性仲裁:谁说了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纠纷逐渐浮出水面。纠纷的解决办法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强制性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强制性仲裁。

一、什么是强制性仲裁?

强制性仲裁是指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工作规章制度时,约定劳动争议必须通过仲裁来解决并且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制度。强制性仲裁是因为法律规定而存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强制性仲裁的优势

强制性仲裁的优势在于,可以高效地解决争议。相较于传统的诉讼方式,强制性仲裁更加迅速和经济。因为通过仲裁可以避免繁琐的司法程序和因为可申诉性而会生成的各种诉讼费用。这对那些需要更迅速地解决问题的双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三、强制性仲裁的缺陷

然而,强制性仲裁也有其缺陷。双方当事人可能无法在平等地位下达成公正的裁决。因为仲裁员往往是由仲裁机构或双方双方在事前私下协商中讨论产生的。如果当事人有更多的资源,可能就可以雇佣一个高质量的仲裁员或者更好的仲裁机构。这会让双方不在一个平衡的竞争中。

四、什么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强制性仲裁

法律规定,除非经过仲裁,否则在有权机关、机构仲裁员出具裁决书前任何一方均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但在恶意不履行或者在经济影响显著的特定情形下,被起诉的一方还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五、仲裁协议应该怎么签订?

签订仲裁协议要注意,当事人应注意签订的协议是不是过于倾向于一方,或者是否指定了过于或过少的仲裁员数量。一般情况下,选择正规的仲裁机构能够降低这样的风险。

六、仲裁员应该遵循什么标准?

仲裁员要具有正当的背景,在执行仲裁时,应遵循公正、严谨、独立和中立的原则,而不是受某?方当事人雇佣或达成某种不当协议。同时他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查找和收集有关案件的证据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判断。这就要求仲裁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储备。

七、是否能够对仲裁结果申请复议?

仲裁结果不能再次上诉。一旦结果作出,双方当事人必须遵守。考虑到法律的制度特点,这并不能保证所有裁决都符合事实和公平原则。面对裁决结果,双方可能会对结果感到不满。他们应该在仲裁中注明对复议结果的方式和时间,如果没有,双方在未来可能会失去申请复议的权利。

八、强制性仲裁的前景

义乌市人民法院曾发布一份裁定,公开报道指出“平等自由意思的允许方法是使劳资双方面对同一选择,而不是如目前机构要求的必须接受强制。”随之引出对强制性仲裁办法的全面质疑,甚至有相关法学专家借此呼吁废除或者改良强制性仲裁制度。

结语:走向何种途径、选择何种制度,应该在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在强制性仲裁制度适用上,还需特别小心,以免造成不公。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强制性仲裁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