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刑拘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拘留并通知他的家属或者指定的亲属、单位或者个人;取保候审是指在侦查阶段,经办案机关批准,符合规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先保外就医,积极配合办案,等候开庭审理。
刑拘后能否申请取保候审
在一般情况下,被刑拘后不能申请取保候审。刑拘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刑诉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中被控制在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场所、场地或者指定的居所内,接受审查或审讯,而取保候审则是针对在侦查阶段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辅助刑事强制措施。
原则上不能取保候审的情况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不能取保候审的情况,包括:
对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取保候审,会对社会治安秩序造成严重危害的;
对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取保候审,难以保证他到案后不再危害社会的;
对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取保候审,可能会逃脱刑责的;
对涉嫌犯罪的人进行取保候审,可能会对案件证据的保全和调查造成严重困难的。
特殊情况下的取保候审
在特殊情况下,刑事案件办理机关可以将刑拘的人员视作在侦查阶段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人员,允许其保外就医。但这种情况下,办案机关必须仔细权衡案情、证据、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做出审慎的决定。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在涉及到申请取保候审的案件中,被告人或其代理人应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办案机关审查符合条件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审判机关决定。
取保候审需缴纳保证金
如果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被告人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案,并遵守诉前不得违法的约定和改变住所的财产担保,确保配合侦查和在开庭时出庭应诉。
取保候审的监管方式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如不遵守规定则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决定。被取保候审的人员由办案机关进行监管,采取的措施包括签订保证书、签订承诺书、家属监护、社区服刑等多种措施。
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需要拘留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办案机关将依法拘留其审查起诉。拘留是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它可以使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规定时间内被限制人身自由,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取证,不构成刑事责任,但会对被拘留人造成不小的影响。
结论
刑拘后是否能够取保候审,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而不是刑拘后的一般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办案机关会对其进行审查,如符合条件,则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审判机关决定。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被取保候审的人员需遵守规定并接受办案机关的监管措施。如果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则需要拘留进行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