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了还要坐牢吗
被刑事拘留后,即使不被立案起诉,仍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取保候审过程。那么,一旦取保候审结束,被刑事责任人是否还要坐牢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何谓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侦查或审判阶段,因犯罪行为受到刑事拘留,但是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没有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或者羁押等强制措施,而是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履行取保候审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依法出庭应诉或者合法离境,就可以避免被羁押。
取保候审出庭,是否会被判刑
时至今日,我国的刑法是以罪刑相适应、犯罪与刑罚相分离的原则来处理犯罪问题的。对于刑事案件,法院将根据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情节、性质、情况和所危及的后果等,并根据适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刑法量刑。
取保候审出庭的被告人,只能在案件审理到了判决阶段,根据事实证据与法律规定进行判断,才能够确定其是否能够成功获得无罪或者缓刑等判决。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某种罪名,那么被告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如何解决被判刑问题
对于被判刑的情况,被告人可以向自己的辩护律师或者法律援助人等寻求法律援助,对于不服判决,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并对判决的法律依据、给刑幅度、量刑轻重等提出异议。当被告人完全认可被判刑的结果,并认为判决符合法律的确切规定时,被告人就必须接受法律所规定的刑罚。
那么被判刑的刑罚什么时候才会执行呢?根据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作出后经过二审维持裁判的,从维持裁判的日子算起的十日内即为判决生效之日,到了判决生效之日那一天起,被告人就必须服刑。
判决生效是否等同于入狱执行
虽然判决生效意味着被告人必须服刑,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告人就必须立即入狱执行。如果被告人具有有效的保证金或监视居住条件,或相关部门对其执行缓刑或社区矫正等替代刑罚,被告人仍然可以被缓刑或社区矫正,而暂不必入狱执行刑罚。
那么,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已经坐过了一段时间的牢狱之灾,是否会抵扣刑期呢?这同样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如果被告人最终被判刑,入狱执行之前,在取保候审期间所度过的时间除以三后向下取整,就可以扣除被判刑的刑期。
综上所述,即使被取保候审,最终被判刑的被告人仍然必须服刑。但是,被告人并不一定需要立即入狱执行判决,还有替代刑罚和缓刑等可供选择。如果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已经坐过一段时间的牢,入狱执行时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减免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