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取保候审人员 变更

什么是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对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羁押而给予其有条件的保释,但是该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遵守一定的限制措施,如不得离开指定范围、不得搭乘铁路飞机等交通工具、不得去一些特定的地方等。

变更取保候审的情况

若取保候审人员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了限制措施,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变更其取保候审状态。

变更条件

公安机关对于取保候审期间,被保释人员是否违反了限制措施有明确的标准,只有达到以下情形之一时才能变更取保候审状态:

被保释人员在规定期限内经公安机关通报违反限制措施,但又不属于可以吊销取保候审决定的情形;

被保释人员逃避核实或不配合核实;

被保释人员共同犯罪的其他嫌疑人不断逃亡或者向被保释人员施加威胁等。

取保候审人员 变更

变更方式

公安机关决定变更取保候审状态后,具体的变更方式有以下两种:

直接撤销取保候审决定,重新实施羁押措施;

对取保候审条件作出修改,增加限制措施。

撤销取保候审决定

撤销取保候审决定需要依据法律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被撤销的取保候审决定具体情形需要经过审查确认,以及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多方协作才能完成。

修改限制措施

对取保候审条件进行修改需要依法出具《延长取保候审决定书》等文书,明确修改的原因和内容,告知被保释人员,并要求其按照修改后的条件执行。

变更后的处置

若公安机关决定撤销取保候审决定,被保释人员需要重新接受羁押处置,包括收押、审查等;若公安机关决定修改限制措施,被保释人员需要按照新的限制措施执行,若再次违反,可以被吊销取保候审决定,重新接受羁押处置。

变更取保候审的影响

变更取保候审决定对被保释人员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如果被改为羁押处置,将面临审讯、判决等更严苛的监管程序,所以被保释人员一定要切实履行限制措施,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变故。

结论

因此,虽然取保候审对于被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惩罚措施,但是并不意味着其效果会比较轻松。如果被保释人员不能严格遵守限制措施,违反了规定,就会面临被变更为羁押状态的风险,将承担更严苛的监管程序,所以被保释人员必须谨慎对待,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取保候审人员 变更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