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科普
专业、免费、可靠

劳动合同可以寄送

背景介绍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不禁止采取其他形式。因此,一些用人单位为了方便劳动合同的签订,开始采取邮寄方式发送劳动合同,但这种做法是否合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邮寄劳动合同的判断标准

对于邮寄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需要参考以下三个方面的判断标准:

1. 合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2. 当事人双方是否达成协议;

3. 合同的到达和送达问题。

合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虽然《劳动合同法》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但并没有规定这种书面形式一定要具备哪些特定的形式要素。因此,在合同内容完备、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即便采用邮寄方式,仍然可以视为合法。

劳动合同可以寄送

当事人双方是否达成协议

邮寄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当事人已经明确达成协议,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已经就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条款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和沟通,并且双方都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否则,即便邮寄了劳动合同,也不会生效。

合同的到达和送达问题

邮寄劳动合同还需要考虑最后一项问题,即合同的到达和送达问题。一旦用人单位将劳动合同邮寄出去,就需要确保合同的到达和送达,因为法律认为只有当劳动者收到劳动合同后签字,该合同才能生效。因此,一定要选择快递公司、邮政公司等可靠的渠道,并妥善保存寄送凭证。

邮寄劳动合同的优点

1. 方便快捷,效率高。

2. 省去了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谈判的时间,也省去了签订合同时的交通和住宿费用等各种费用。

邮寄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可靠的快递公司或邮政公司寄送。

2. 对于重要的合同,最好选择“挂号信”等安全级别高的寄送方式。

3. 中途可能出现邮件丢失的情况,所以,用人单位应该在寄出合同后定期与劳动者确认合同是否收到。

邮寄劳动合同的风险

目前,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邮寄劳动合同的风险,但是从实践经验来看,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 劳动者在签收前曾未亲自查看合同,导致签字后发现存在争议的条款。

2. 寄送途中丢失、损毁等问题,导致双方发生纠纷。

结论

综上所述,邮寄劳动合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和距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为了避免在送达到劳动者前发生的任何不可预见的情况,建议用人单位在其寄出劳动合同后,与劳动者保持及时的联络,做好事前防范,尽力有效降低后期的风险。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逐日律法网 » 劳动合同可以寄送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